第一个:顺序编排。针对一个专题,把检索到的外国文献进行挑选,择其内容合适的进行翻译, 再根据译文内容按某种原则编排顺序,如由浅入深,由理论到实际应用,由专题论述到综合论述等,编辑成册。这样就可便于读者参阅。
第二个:节译编排。把检索到的有关文献(一般是同类内容的)最重要的章节或段落进行翻译,把译好的内容分专题归类,加上衔接性的(编译者写的)前言后语,形成若干章节,标题可由译者自定。这时可把来自不同出处的节译内容编在一起,以内容的一致性为主线。最后把全部内容,按章节顺序,编成完整的资料。节译编排法的优点是把较长的外文资料,处理成简明扼要的情报资料,便于读者阅读,而且重点突出,一目了然。
第三个:编译。将篇幅大的、文字冗长的外文文献进行压缩翻译。在缩译时,舍去不怎么重要或不致影响原文主要含义的句子或段落,或者将几句或一段外文的含义,只简译成一两句简短的汉语,只要忠于原义就行。必要时,可引用原文中的数据、公式或图表。这种方法往往是在综合论述国外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进展、现状和前景时使用。
第四个:通读改编。将外文原著通读,弄懂全部内容或草译,然后根据译者自己的见解、研究成果、实验数据等,将原著加以改编,形成新著。这样的新著往往是跟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读者容易读懂相符合的,其效果比照原著译要好。
第五个:摘译综述。为了综合评述国外某一学科或专业的成就、发展概况、发展预测等,将检索出的文献(一般量比较大)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文字摘译出来(一般是结论性文字),抄在卡片上,然后进行对比、分析、筛选,取其有参考价值的编排起来,可按需要另取标题和章节, 最后加上作者的综合评价意见,可以分段落评述,也可以在文末综合评述。这样,就可以形成一篇很有参考价值的综述文章。这一方法与前面的第二个方法不尽相同。其特点是加上作者的评介意见,使读者容易了解文章要说明什么问题。这种方法在科技情报调研中经常使用。